ubuntu(4)分区

在Linux系统中,分区是指将硬盘分成多个逻辑部分的过程,每个分区可以独立用于存储数据、安装操作系统或作为特定用途(如交换分区)。Linux的分区管理与Windows有所不同,它通常使用类似/dev/sda1这样的设备文件来表示分区,并且支持多种文件系统(如ext4、xfs、btrfs等)。


1. 分区类型

Linux中的分区通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:

  • 主分区(Primary Partition):硬盘上最基本的分区类型,通常用于安装操作系统。一个硬盘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(受MBR分区表的限制)。
  • 扩展分区(Extended Partition):为了突破4个主分区的限制,可以将一个主分区定义为扩展分区,里面再划分逻辑分区。扩展分区本身不能直接存储数据
  • 逻辑分区(Logical Partition):在扩展分区内创建的分区,数量可以较多,适合用于数据存储等。

2. 常见分区方案

在Linux安装时,通常会规划以下几种分区:

  • **/**(根分区):存储系统的核心文件,包括配置文件、库文件和用户数据等。通常建议分配20-50GB或更多,具体取决于用途。
  • /boot:存放启动相关的文件(如内核和引导加载程序)。一般分配200MB-1GB即可。
  • /home:用于存储用户文件。如果有多用户或需要保存大量个人数据,可以分配较大空间。
  • swap(交换分区):作为虚拟内存使用,通常建议大小为物理内存的1-2倍(但若内存很大,如16GB以上,可适当减小)。
  • /var:存储日志、邮件、临时文件等,服务器上可能需要较大空间。
  • /tmp:临时文件存储区,可根据需求分配。

3. 分区工具

Linux提供了多种工具来创建和管理分区:

  • fdisk:传统的命令行分区工具,适用于MBR和GPT分区表。
  • parted:支持更大的磁盘和GPT分区表,功能更强大。
  • gparted:图形化分区工具,适合新手使用。
  • lsblk:列出当前块设备和分区布局的命令,方便查看分区状态。

4. 文件系统

Linux支持多种文件系统,分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:

  • ext4:目前最常用的Linux文件系统,稳定且性能良好。
  • xfs:适合大文件和高性能场景,如服务器。
  • btrfs:支持快照和数据压缩,适用于高级用户。
  • swap:专用于交换分区的文件系统。

5. 挂载点

在Linux中,分区需要“挂载”到文件系统的某个目录下才能使用。例如,根分区挂载到/,用户目录挂载到/home。挂载信息通常记录在/etc/fstab文件中,系统启动时会自动加载。

6.示例分区布局

假设一个50GB的硬盘,简单的分区方案可能是:

  • /dev/sda1:/boot,500MB,ext4
  • /dev/sda2:/,30GB,ext4
  • /dev/sda3:/home,18GB,ext4
  • /dev/sda4:swap,1.5GB,swap

7.注意事项

  • MBR vs GPT老式MBR分区表适合小于2TB的磁盘,而GPT支持更大的磁盘和更多分区。
  • 备份数据:分区操作会清空数据,操作前务必备份。
  • 灵活性:可以用LVM(逻辑卷管理)替代传统分区,方便动态调整空间。